发布日期:2024-08-25 14:53 点击次数:107
2016年10月17日,央视一套播出了一部以上世纪30年代我军历史上的英雄部队——红三十四师的壮烈事迹为素材创作的革命历史剧《绝命后卫师》。这部电视剧表现了在重大历史转折时期,我党我军最为艰苦的一段历程。
“绝命后卫师”指的是红三十四师。作为红军的后卫部队,他们担负着长征路上掩护红军主力的任务。为了突破国民党军第四道封锁线,这支由六千闽西客家子弟组成的红军部队,与数十倍于已的国民党军浴血奋战,最终在湘江岸边全军覆没,在中国革命史留下了气壮山河的的惨烈篇章。
红三十四师也许是唯一一支可以称得上“全军覆没”的英雄部队。六千将士中,仅有第100团团长韩伟一人活了下来。这并不是韩伟贪生怕死,而是他在打完子弹后,从悬崖上跳下,幸而未死,从而成为红34师硕果仅存的一员。这位曾担任过毛泽东首任警卫排长的红军团长,后来担任过晋察冀军区警备旅旅长、晋察冀军区第二纵队副司令员和第六十七军军长等职,参加了华北解放战争的多次重要战役,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。
韩伟是由毛泽东亲自带进革命队伍中的。这位1906年生于湖北黄陂的锻工,于1922年来到安源路矿修理厂当锻工。在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中,韩伟积极参加工人运动,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组织上安排韩伟来往于安源与长沙之间,为毛泽东、蒋先云、李立三、刘少奇等领导人传递信件。就是在这个时候,他认识了毛泽东。
1925年,安源路矿工人运动遭到敌人疯狂镇压而陷入低潮。为了寻找党组织,韩伟从安源经武汉来到广州,恰逢黄埔军校正在招收第四期学生。韩伟于是报考了黄埔军校,被编入叶挺独立团教导队。
1926 年,韩伟跟随叶挺独立团参加了北伐。到达武汉时,他受组织委派,返回安源募兵,动员了安源煤矿修理厂130 名青年工人,加入了由叶挺独立团扩编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补充营。7月,该营被改编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,韩伟也升任九连一排排长,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。
1927年9月,秋收起义部队到浏阳文家市后,由于当时的中央要求起义部队攻打长沙,导致部队伤亡1/3,士气也很低落。毛泽东当机立断,决定向罗霄山脉进发,在那里建立革命根据地。
在途经永新时,秋收起义部队召开了一次党员会议,准备寻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同,让部队休整一下。韩伟站了出来,对毛泽东跟说:“报告毛委员,萍乡一带,我路熟,让我去探路吧!“
毛泽东一看是韩伟,笑着说:“好嘛!你就和何长工同志一起去探路吧!”
经过寻找,韩伟和何长工找到了一个被群山环抱的山沟。这个叫“三湾”的地方非常隐蔽,不但能摆脱敌人追击,还有一条山路直达罗霄山脉。当韩伟和何长工把这个消息报告给毛泽东后,毛泽东做出了去“三湾改编”的重大决策。
1927年9月29日,毛泽东在三湾主持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,总结了秋收起义的经验教训,针对部队中存在的问题,对部队进行了改编。这次改编,将党的支部建在连队上,设立士兵委员会,让士兵参加军队的民主管理,确立了我军新型的官兵关系。这次改编,开创了党指挥枪的历史新篇章。
三湾改编后,韩伟任一营二连二排长。毛泽东特地送给韩伟一个笔记本,并亲笔在扉页上写道:“坚持到底就是胜利。”这个排的主要任务,便是保卫毛泽东等领导人的安全。韩伟也就因此成为了毛泽东的第一任警卫排长。
1929年除夕,红军在毛泽东和朱德的指挥下,全歼国民党军刘士毅部两个团,取得了进入井冈山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。
毛泽东决定给官兵们每人发1块银元,作为过年费。但是经过清点,部队有6008人,而红军全部家底只有6000块银元,还差8块钱。毛泽东、朱德、陈毅、谭震林等人主动提出自己不要钱,韩伟也把分到手的一块银元送到了毛泽东的手里。
毛泽东对韩伟说:“干啥子不要?拿它买条裤子嘛!”韩伟反问:“那你为什么不要?”
“我是前委书记、党代表嘛。”韩伟昂起头:“我是警卫排长,大小也是个头儿呢!”
“是个头儿”,毛泽东感慨地说,“我们这支队伍有了你这样冲锋在前,享受在后的头儿,不愁打不败敌人!”
在井冈山,韩伟历任大队长、支队长红十二军第一〇〇团团长等职,并率领100团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,接受了临时中央政府检阅。当韩伟和政委罗震廷率领全团迈着整齐的步伐进入阅兵会场时,朱德代表临时中央政府将一面用"沉着胜敌"四个大字的锦旗授予了100团。这是我党第一次向军队授旗,"沉着胜敌"这四个字,也被韩伟牢牢铭记,并在之后的革命生涯中依靠这四个字,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。
1933年3 月,韩伟出任红十九军第五十七师师长。几个月后,红十九军缩编为红十二军第三十四师,韩伟又改任第三十四师第100团团长。
本来,韩伟是有希望担任红三十四师师长的。当时中央的人选有两名,一是第100团团长韩伟,还有一位是第一团长陈树湘。是韩伟主动让贤,组织上才任命陈树湘当了师长。
秋收起义时,韩伟和陈树湘都在一个连队。只不过韩韩是一排长,陈树湘是二排长。两人又都先后担负过领导人的警卫工作,且又是同时提升为红军师长的战友。在长期的并肩战斗中,两人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,韩伟也对陈树湘的能力十分佩服,认为自己不如陈树湘。所以在组织上征求意见时,他主动让贤,表现出了一个革命者的高风亮节。
1934年,中央红军开始长征。红三十四师担任红军的后卫师,担任断后掩护中央和中革军委纵队的重任。
11月中旬,红军在连续突破国民党的三道封锁线后,抵达湘江岸边。此时的敌人已早在湘江对岸配置重兵,构置了几道封锁线, 妄图将红军消灭在湘江西岸。
红 34师的任务是坚决阻止尾追之敌,掩护中央和中央军委以及红军主力过江;万一被敌截断,则返回湘南发展游击战争。
红 34师面对的,是周浑元指挥的蒋介石嫡系 4 个师。他们全副美械装备,在猛烈炮火和飞机轰炸的配合下,轮番向红34师进攻,妄图在湘江边一举消灭红34师。红三十四师在陈树湘和韩伟的率领下,对敌人展开了奋勇阻击。
在敌人的疯狂进攻下,红34师的损失很大,全师很快由4300 余人锐减至 800 余人,政委程翠林、师政治部主任张凯、第102团团长吕官印、政委蔡中先后牺牲。但红三十四师的战士们像钉子一样扼守在阵地上, 整整阻击了四个昼夜。他们明白,多坚持一分钟,中央就少一分危险。
四天后,在100团的阵地,陈树湘召开了一次前委会。陈树湘向大家宣布中央已经过渡过湘江,要求红34师赶紧西进时,全师将士无不喜极而泣。
陈树湘说:“整个湘江以东,就剩咱红34师。功名只向马上取,真是英雄一丈夫!这仗该怎么打?”韩伟站起来说:“党中央能否安全过江,事关民族之前途。如果不能安全过江,中国革命事业将在湘江戛然而止。咱们只能做一件事情,去争取最好的结果!”
陈树湘说:“如果要以咱们红34师全军覆没为代价,来换取党中央成功渡过湘江,我陈树湘义无反顾。咱们师六千多闽西和赣南子弟,没出现过一个掉队的,也没有出现一个逃兵。很多战士牺牲了,连名字都没有留下。”
韩伟站了起来,对陈树湘说:“师长,我团的序列在全师之首,我团留下掩护, 你带其他两个团突围!”
在韩伟的坚持下,陈树湘下令全师分两路突围:一路由韩伟率领,在掩护师部突围后,向柳木青方向转移;另一路由陈树湘带领,向湘南突围。韩伟没有想到,这是他与陈树湘的最后一面。
陈树湘突围时,不幸腹部中弹,身受重伤。他命令参谋长王光道率余部突围,自己则和两名警卫员留下掩护。他用绑腿死死地扎紧腹部的伤口,端起一挺机枪阻击敌人。在两名警卫员先后牺牲,自己打完最后一发子弹后,不幸被俘。在被押往道县的途中,陈树湘趁敌不备,忍着剧痛,从伤口处掏出肠子,用力绞断,壮烈牺牲,年仅29 岁。这位誓言“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”的革命先烈,在2009年被中央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。
王光道率领部队突围时牺牲,红34师剩余的 90 多名战士在湘南坚持了近一年的游击战,终因弹尽粮绝,全部牺牲。
韩伟带领部队突围后,遭到敌人的紧追。韩伟边打边撤,但手下的战士还是接连牺牲,最后只剩下30多人。韩伟只得命令部队化整为零,分散突围。韩伟在突围中被敌人发现,在打光了最后一颗子弹后,从宝界岭的崖边跳了下去。万幸的是韩伟被树丛挂住,之后遇到了一位上山采药的郎中。这位同情红军的郎中将韩伟藏在自家地窑中躲了7天,在敌人走后,让韩伟扮成一个挑夫,去寻找红军。
韩伟费尽周折,辗转到了武汉。但是在武汉,他被一个曾一起在安源参加过罢工的叛徒出卖,不幸被捕。万幸的是,敌人并不知道他的红军团长身份,韩伟则一口咬定自己只是在年轻时参加过罢工,所以敌人并没有杀他,而是判了韩伟十年徒刑,将他关进了监狱。
抗战爆发后,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。在共产党"释放政治犯"的要求下,尚未暴露身份的韩伟被敌人当做不重要的“赤色分子”释放。韩伟很快在组织的安排下来到了延安,在这里他才知道除了自己,红三十四师已经没有第二个幸存者了。
1938年5月,毛泽东得知韩伟获救,当即提出要见见这个当年的警卫排长。当韩伟再次站在毛泽东面前时,毛泽东幽默地说:“我的警卫排长还是当年的样子嘛,只是胡子长了不少,看来国民党监狱没有剃须刀啊!”
毛泽东问韩伟:“来延安为什么不来看我?今后有什么打算?”韩伟对主席说:“我只有一个要求,要求上前线,打鬼子。”毛泽东也爽快的答应:“好!你从抗大结业后,一定满足你的要求!”
临别前,毛泽东拿出一个自己用过的皮挎包送给韩伟,对韩伟说:“在井冈山你就喜欢我的包包。那时候我们穷,如今好多了,这个包包送给你,希望你带着它,多打鬼子!”
1938年8月,“毛泽东派人通知韩伟来到杨家岭中央大礼堂。这天的杨家岭,汇聚了韩伟好几年没见到的萧克、陈伯钧、张宗逊、陈士榘等老熟人,大家都是井冈山时期的战友。毛泽东对着大家说:“大家都是上过井冈山,在三湾改编过的同志,当年600多人,现在剩下的不多了。今天大家一起照个相,一些同志明天就要到抗日前线去了!”
大家站好后,摄影记者按下快门,留下了一张极为珍贵的照片。在这张照片中,韩伟站在第二排第六个位置。今天这张带有毛泽东“井冈山的同志们”题词的珍贵照片,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,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珍贵的文物之一。
之后,韩伟到了晋察冀前线,先后担任了第九军分区司令员、雁北支队司令员等职。解放战争时期,韩伟又先后任热河军区司令员、第67军长等职,参加了解放华北的多次重要战役。
1949年8月,韩伟接到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的来电,要他立刻去北平。原来,中央决定在开国大典之时举行一场开国阅兵,需要一位负责阅兵训练的人。毛泽东和周恩来都不约而同的想起,1931年我党在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大会上,便举办过一次成功的阅兵,当时受阅的,正是红十二军第100,团长正是韩伟。
毛泽东对自己的这个首任警卫排长记得很清楚,便向聂荣臻由时任67军军长的韩伟负责阅兵训练。
聂荣臻叮嘱韩伟说:“这次的阅兵可不同瑞金时期了,陆海空都有,规模很大,这个担子不比打一个战役轻!”
韩伟将这个好消息带回部队,全军官兵都很高兴。参加开国大典,接受全国人民检阅,是一件多光荣的事啊!
在训练中,韩伟和其他领导一起,进行了多次综合演练,采取先单兵,后联合,联合时先班、排、连,然后再一个方队一个方队合练的方案。经过两个月的严格训练,在1949年10月1日,一个个由67军组成的受阅方阵,伴随着威武雄壮的《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》,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通过了天安门广场。站在天安门城楼上陪同检阅的韩伟,热泪盈眶。他想起了陈树湘,想起了程翠林,想起了吕中、王光道等牺牲了的战友,要是他们能和自己一样,看到这场盛况,该有多好啊!
韩伟一直有个心愿,就是找到陈树湘师长的遗骨。可惜这个心愿在他在世时一直没有实现。红三十四师是一支主要由福建闽西子弟组成的队伍,韩伟虽是湖北人,但他对闽西有着很深的情感。他从没忘记在湘江牺牲的战友们,没有忘记闽西这片热土。在生命即将走向终点时,韩伟对儿子说:“我死之后,你们把我的骨灰送到闽西。当年和我一起长征的闽西子弟都牺牲了,就剩下我一个。我活着不能和他们在一起,死了也要跟他们在一起。”
1992年4月 8日,韩伟将军走完了他革命的一生。家人遵照其遗嘱,将他的骨灰送到福建闽西革命公墓安放。将军的家人为了实现将军生前的愿望,开始寻找陈树湘烈士的遗骨。他们寻访了陈树湘曾经学习、战斗过的多个地方,从湖南查访到福建,但一直没有能够找到陈树湘的遗骨。
2009 年,有关部门在湘江畔为红34师牺牲的将士立了一块"无字碑",上面刻下了这样一句话:“你们的姓名无人知晓,你们的功勋永世长存——为掩护党中央、中革军委和主力红军在湘江战役中牺牲的红34师六千闽西红军将士永垂不朽。”
2013年,在各方努力下,陈树湘烈士的遗骸埋葬地终于被发现。原来陈树湘牺牲后,一直长眠在湖南省道县阴阳村。在中共道县县委为陈树湘烈士立像的活动上,韩伟的家属代表捐刻了一块石制的红34师军旗,和陈树湘师长的半身像。
发布于:天津市